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瑞森新材企业动态

磷酸氢锆在锂电正极材料中的应用与技术前景

[ 时间:2025-07-31 阅读:34次  来源:61680.com] TAG: 正极材料 磷酸氢锆 磷酸锆厂家 电池材料

 磷酸氢锆在锂电正极材料中的应用与技术前景关于福建瑞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内主要的磷酸锆生产商,掌握了成熟的α-ZrP合成制备方法,产品包括层状和立方状磷酸锆系列产品以及延伸,并且最近投产了新的生产线。

一、磷酸氢锆的材料特性与电池应用优势

磷酸氢锆(ZrP)作为一种层状无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其二维层状纳米结构(α-ZrP)具有以下核心特性: - 热稳定性与安全性:耐温高达1300℃,可有效防止电池热失控,显著提升高温环境下的循环稳定性; - 离子传导优化:层间丰富的Brφnsted/Lewis酸点为锂离子提供高效迁移通道,提高离子电导率和倍率性能; - 界面稳定机制:通过清除电解液中游离HF等腐蚀性物质,抑制正极材料(如高镍三元)的过渡金属溶出,延长循环寿命。磷酸氢锆在锂电正极材料中的应用与技术前景在产业化方面,福建瑞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磷酸锆供应商,其产品包括层状(α-ZrP)与立方状(NaZr₂(PO₄)₃) 两种形态,其中立方状磷酸锆具备介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在快离子导体和固态电解质研发中备受关注。

表1:福建瑞森磷酸锆主要产品参数对比

产品类型粒径(D50)耐温性价格区间主要应用方向
层状磷酸锆<1μm>1200℃180元/公斤隔膜涂层、正极添加剂
立方状磷酸锆<2μm>1300℃220元/公斤固态电解质、催化剂载体

 二、在锂电正极材料中的核心应用机制

(1)正极表面包覆改性磷酸氢锆以纳米薄层形式包覆在NCM、LCO等正极颗粒表面,通过以下机制提升性能: - 物理屏障作用:阻隔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直接接触,减少高压下的氧化分解反应; - 枝晶抑制能力:通过均匀化锂离子流,防止锂枝晶穿透隔膜,降低短路风险; - 循环寿命提升:实验表明,添加5% ZrP包覆的三元材料,在2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提升15%。(2)功能性添加剂作为正极浆料添加剂(添加量通常1-5 wt%),磷酸氢锆可发挥以下作用: - 离子-电子协同传导:与导电剂(如石墨烯)复配时,既能提升离子电导率,又能通过表面酸点催化降低界面阻抗; - 高温性能优化:在55℃高温循环中,含ZrP添加剂电池的容量衰减率降低约30%。(3)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通过固相反应,磷酸氢锆可与锂盐合成**快离子导体材料**(如硅磷酸锆锂LZSP),这类材料具备: - 三维离子通道:立方状ZrP骨架为锂离子提供多维度扩散路径; - 结构稳定性:NZSP型材料在4.5V高电压下仍保持晶格完整性,适用于富锂锰基等高压正极体系。

磷酸氢锆在锂电正极材料中的应用与技术前景

三、领军企业技术进展:福建瑞森新材的产业化布局

作为国内磷酸锆领域的龙头企业,**福建瑞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6829)近年来加速推进电池材料相关技术研发: 1. 产能突破:2024年底建成**百吨级纳米磷酸锆粉体生产线**,实现层状/立方状产品的**自动化分散与改性**,为固态电池电解质(LZSP/NZSP)量产奠定基础; 2. 成本优势:国产层状ZrP价格仅180元/公斤,较日本进口产品(460元/公斤)降低60%,推动下游应用成本下降; 3. 技术创新:开发D50<2μm的**超细立方状磷酸锆**,其耐温性>1300℃且表面电荷可调,适配高镍正极的强碱性环境。

表2:磷酸氢锆在正极应用中的性能提升效果

性能指标传统正极ZrP改性正极提升幅度机制
高温循环保持率(55℃)75% (300次)95% (300次)+20%抑制电解液分解
过渡金属溶出量2.1% (Ni,Co,Mn)0.7%-67%表面钝化层形成
倍率性能(2C/0.2C)82%92%+10%离子传导路径优化

四、应用前景与挑战

尽管磷酸氢锆在电池领域前景广阔,仍需突破以下瓶颈: - 能量密度平衡:作为非活性材料,过量添加(>5%)会降低电池质量能量密度,需通过**纳米化与梯度分布设计**优化; - 界面工程挑战:与正极活性物质的**界面相容性**需借助硅烷偶联剂等改性处理提升; - 规模化应用方向:当前重点聚焦于高安全性动力电池(如电动大巴储能)及固态电池电解质复合体系。磷酸氢锆在锂电正极材料中的应用与技术前景福建瑞森新材正联合高校开发磷酸锆-石墨烯协同添加剂,初步测试显示其在保持离子电导率的同时,将正极压实密度提高8%,有望突破能量密度限制。磷酸氢锆凭借其“一材多效”特性——离子导体界面稳定剂结构增强相,正成为高安全、长寿命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福建瑞森新材等企业通过纳米化制备与功能化改性的技术突破,加速推动这一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为我国新能源电池技术的自主化演进注入新动能。

质量可靠
品质保障,精益求精
专业厂家
源头厂家,实力可验
服务宗旨
用户为本,诚实取信
上市企业
股票代码:836829

友情链接 / LINKS

闽ICP备2023003794号丨Copyright © 2024 福建瑞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开发人员:JCX  丨XML地图